校家社协同育人是一种教育新生态

“生态”一词源于古希腊文字。简单地说,生态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我们现在倡导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也是在构建一种教育新生态。
讲到生态,人们往往会联想到自然、绿色、多样、和谐、自由等。那我们今天的教育是不是一种和谐的样态呢?教育的各个系统、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协同、相互关系是否理想呢?我们应该追求什么样的育人新生态、新格局?我们今天推进校家社协同育人的根本目标和根本任务是什么?这些都是值得教育系统深思的问题。
我认为,一个好的教育生态至少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特征。
一是教育理念一致。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学校和家庭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一致的行动,儿童才能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
今天我们的教育能否回归初心和使命,学校家庭社会能否在这个问题上达成共识,这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第一还是升学第一?回答这个问题是非常考验教育者良知的。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反思,如果我们将应试和升学作为最重要的育人任务,那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所以教育思想凝聚共识,教育理念达成一致,这是校家社协同育人的前提。
二是校家社功能互补。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功能是否多样协同,也是考验教育生态的一个重大问题。学校教育的主要功能是学科教育,家庭教育的主要功能是生活教育,社会教育的主要功能是实践教育,三者应有各自不同的明确定位。
但是,当前家庭教育出现了学校化倾向,家庭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附庸和应试教育的工具,这是当下教育生态中存在的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社会教育也不应成为学校教育的外化,学生的校外教育生活不应被学科补习班、培训班占据。
所以,今天要重建校家社协同育人关系,这种协同首先是各安其位、各扬其长,形成教育功能协同,不然就不是在协同育人,而是在协同危害孩子的健康成长。
三是教育环境同构。如何建立协同育人的大环境?学校、家庭、社会需要共同努力创造适合孩子成长的教育环境。
比如学校的课程和活动在校家社协同育人中的功能和价值都应是正向的,始终是以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为目标的。北京史家胡同小学开展的校家社服务学习活动值得赞赏。学校发现,不少家长下班回家后都喜欢埋头玩手机、看电视,严重挤压了亲子陪伴的时间,影响健康的亲子关系。于是学校发起一个倡议,呼吁父母放下手机,陪伴孩子一起读书、做游戏、运动或劳动。这项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就是教育环境的同构。
四是注重和谐发展。校家社需要真正支持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认识到“五育并举”是要让孩子在这五个方面都得到良好的社会性发展和成熟,这种内在的、和谐的、全面的教育生活,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和内在规律,这个结构一旦遭到破坏,不但危及学生全面的、健康的、有个性的发展,而且会影响学生的学科学习效率和质量,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
全国教育大会提出,要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在育人实践中出现了弱化德育、远离美育和体育、不做劳动教育的情况。这样的教育现状是不可能保障人的全面发展的,不要以为把大量时间和精力放在考试升学上,孩子是获益最大的,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
国内外大量研究都证明,“五育”的每个方面都有整体育人的功能。比如体育不仅具备强身健体的本体功能,同时也是人格教育、意志品格教育的重要课程,还可以有效提高人的大脑的认知效率。很多教育实践也证明,培养学生的艺术或体育兴趣,不但不会影响他们的学业成绩,反而会促进学生的学业发展。
五是尊重规律因材施教。要构建和谐的教育生态,一方面要从学生的内心需要和自身兴趣出发,另一方面无论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还是社会教育都必须尊重规律、敬畏科学。
遗憾的是,现在不少地方在教育教学中不尊重科学规律,比如进行科学教育时不让学生动手做实验,这就是违背科学教育的规律。
一位资深的化学老师曾经和我说,为什么现在很多学生不喜欢化学,因为课堂上老师讲知识多、学生做题多,而让学生动手实验、动口讨论、动脑思考的机会太少。在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中同样如此,只有尊重规律、因材施教、依靠科学的教育才能真正产生好的育人效果,才能真正促进孩子的全面健康发展。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国家高端智库教育国情调查中心主任)
内容来源|《中国教育报》11月26日第四版 家教周刊。

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现在,教育最突出的问题是中小学生太苦太累,办学中的一些做法太短视、太功利,更严重的是大家都知道这种状况是不对的,但又在沿着这条路走,越陷越深,越深越陷。2021年5月,总书记主持中央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他再次强调:义务教育最大的问题是功利化、短视化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日益严重的教育功利化、短视化行为,严重破坏了我国基础教育生态,已成为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最大“毒瘤”。
加快解决教育的功利化、短视化问题,全面修复教育生态,保障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为了加快构建良好教育生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议在全国开展“清理功利化、短视化教育行为,全面修复教育生态”专项治理行动,着重聚焦清理以下七种功利化、短视化教育行为:
一是宣传、炒作、重奖高考升学率行为。一些地方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直接与片面追求升学率、“北清率”划等号,甚至妄言“充分认识应试教育的政治正确性”“抓高考就是讲政治”;有的县拿出三四千万重奖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高的学校,县重点中学老师每年的高考奖励甚至超过了一年正常的工资收入,导致教师们的工作重心都在围绕提高高考成绩、如何多拿高考奖励而运转。这种片面的教育政绩观,导致当地的教育只顾当下,不管长远;只要成绩,不管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必须严禁各地政府再念“清北率”“一本率”的紧箍咒,把党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总体方案》强调的“三个不得”“一个严禁”,作为教育管理的“红线”和“高压线”,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触碰,否则一律予以严惩。
二是“唯成绩”“唯升学”的教育政绩观。有的县区,教育主管者一门心思抓考试成绩、抓中高考升学政绩。平常千方百计诱导教师加班加点,周六组织学生上课,搞得教师们压力山大,教师教育事业的幸福感、尊严感、意义感丧失殆尽。为了在全市争中考成绩第一,将全区学习差的学生劝退,不要参加中考……。这种违规竞争的做法,加剧了地方教育的恶性竞争,极大地助推了功利化、短视化教育。
三是违规争抢中小学生源行为。有的重点高中,通过所谓合作办学、集团化办学,从小学、初中就大抢生源;有的小学、初中与校外培训机构联手,把培训成绩作为录取依据;有的所谓省市名校、强校费尽心思掐尖招生,不遗余力抢挖优秀教师,打造区域“教育霸主”,成为所谓超级中学,形成一定规模的教育垄断;还有重点高中采取非常手段,用高额奖金吸引优秀学生前往就读。凡此种种做法,加大“内卷效应”,放大教育焦虑,是破坏区域优质均衡发展、严重恶化教育生态的重要推手,必须予以根除。

四是各种教育抢跑、提前结束课程备考行为。不少学校不按照国家规定课程课时安排教授新课,校外培训机构教到哪里就从哪里教起,这种行为严重助推“超前学习”行为;有的初中学校提前一年、高中学校甚至提前两年时间结束新课,用于中高考复习备考,导致大量学生跟不上教学节奏,成为所谓的“差生”。对中小学超前教授新课、提前结束国家课程,围绕升学考试科目长时间重复训练、复习备考的行为,国家必须严厉禁止、严肃查处。
五是不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的行为。有的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中小学校,对国家课程方案的执行采取选择性态度,只重视考试升学需要的文化科目的教学,即有利于追求升学率的课程,就大量地增加和加强,而与升学考试没有直接关联的课程和科目就被边缘化、弱化、虚化。特别是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课程,经常要为升学考试科目让路,随时不开、少开、停开这些课程。一些学校为了迎接各种检查,搞阴阳课程表,对孩子的教育造成严重负面影响。
六是在寒暑假、法定节假日组织学生集体补课行为。有的地方、学校缩短国家法定的中小学生寒暑假时间,初中、高中学生双休日只休1天,晚上在学生自习时间上课,等等。这种做法,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剥夺了学生的正常休息权、自主学习权,也破坏了学生参加校外社会实践和家庭生活教育的权益,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七是严重剥夺学生正常睡眠的行为。不少地方的高中学校5点、5点半就让学生起床;不少地方中小学存在组织学生在国家正常课程上课前到校进行早读现象;不少地方校内减负不到位,学生家庭作业量仍然过大,晚上11点、12点才能休息。凡此种种,导致中小学生睡眠严重不足,严重影响学生身心健康。

在此,向全社会发出呼吁:
一是将清理教育功利化、短视化行为作为“双减”改革建立良好教育生态的突破口,国家集中开展专项治理行动。
二是国家出台《教育功利化、短视化行为专项治理行为具体表现清单》,各地、各部门、中小学对照专项治理行为具体表现清单,开展自查自纠活动,切实做到令行禁止。
三是把清理教育功利化、短视化行为的成效,作为考核地方党委、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工作业绩和中小学校长、教师工作评价的重要内容,对教育功利化、短视化行为严重、清理整顿不力的地方、部门和学校主要负责人予以严肃问责。
四是专项治理行动结束后,相关治理任务纳入中央和地方政府教育督导的常规内容,并作为一段时期内督导检查的重点内容。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