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籽”抱团暖坊上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学子洒金桥播撒民族团结种子

石榴花开红似火,籽籽相拥情谊深。6月27日至7月4日,咸阳职业技术学院”籽籽相拥·同心筑梦”民族团结实践团深入西安回坊洒金桥社区,开展为期一周的”石榴籽一家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项实践活动。本次活动由咸阳职院师范学院联合陕西益起阳光教育有限公司、益心公益慈善服务中心共同主办,在洒金桥社区和陕西省慈善协会的大力支持下顺利开展。 实践团由师范学院党总支书记门亚玲亲自带队,学发办副主任张清战、辅导员颜瑜及10名学前教育与音乐教育专业优秀学生组成。团队充分发挥师范专业特色,创新采用”教育浸润+文化传承+艺术表达”三维模式,将民族团结教育融入专业实践全过程。通过精心设计的系列活动,实践团不仅高质量完成了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任务,更用青春智慧谱写了新时代民族团结的精彩篇章,获得基层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1751815464523409-1

在庄重热烈的启动仪式上,师范学院党总支书记门亚玲以饱满的热情向实践团师生寄语:”希望你们充分发挥师范专业优势,争当民族团结的’播种者’,将课堂所学转化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实践,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如石榴籽般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这番饱含深情的讲话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随后,在与会人员的共同见证下,门亚玲书记与益心公益慈善服务中心负责人马克荣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并共同为咸阳职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基地”揭牌,标志着校地共建民族团结教育平台正式启动。这一重要时刻不仅为本次实践活动奠定了坚实基础,更为深化校地合作、促进民族团结开辟了新路径。

1751815485799046-1

1751815495268945-1

1751815520286710-1

在妙趣横生的普通话课堂上,志愿者朱轲欣创新采用“肢体语言教学法”,引导孩子们用身体诠释团结——当稚嫩的臂膀张开如石榴绽放,当温暖的拥抱围成同心圆,孩子们清脆的童声齐诵:“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而在张心洋的创意黏土课上,一双双小手将五彩斑斓的泥粒精心粘贴,共同塑造出栩栩如生的“籽籽相拥”石榴作品,每一粒“石榴籽”都闪耀着团结的光芒。

1751815541308436-1

1751815576320360-1

音乐教育专业的王志超用手鼓课点燃全场热情。随着《红山果》欢快的节奏响起,各族儿童随着鼓点摇摆哼唱,73岁的回族老人马大爷眼眶湿润:“这鼓声啊,直往人心里钻!”在民族服饰涂色环节,孩子们用彩笔描绘56个民族的绚丽服饰。回族小姑娘马娜迪雅小心翼翼地给头巾添上青花纹样,稚气却坚定地说:”我要把每个民族的姐妹都画得美美的,一个都不能少!”

1751815648975083-1

“心愿树”上,50余张五彩缤纷的心愿贴承载着孩子们纯真的期许跃然纸上——“想考满分让爸妈开心”“盼着妈妈周末能陪我”“希望拥有一台能讲故事的学习机”……这些不加修饰的童言稚语,犹如春日里最温暖的和风,轻抚过每位观者的心田。

1751815801825402-1

咸阳职院师范学院学生的手工作品展在户外广场精彩呈现。展区以”籽籽相拥·同心筑梦”为主题,分为多个特色展台:“民族诗韵”展台的唐诗书法作品翰墨飘香;“同心向党”展区通过剪纸、黏土等艺术形式讲述民族团结故事;”绿色家园”展区展示环保主题作品;“非遗共传承”展区的马勺脸谱、琵琶装饰融入多民族元素。最引人注目的是”四季团结”系列作品,生动展现民族团结主题。回族群众法图麦孙称赞道:“这才是真正的文化交融!”展览将民族团结的种子播撒在每位参观者心田。而孩子们课堂上制作的黏土石榴色彩明艳,与这些艺术作品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民族团结画卷。

1751815911608129-1

民族团结文艺汇演绽放异彩:在《美丽中国》群舞的曼妙余韵中,王志超的二胡独奏《西凉国》如泣如诉,悠扬的丝路弦音引领观众穿越千年文明长廊;桑海涛用陕西方言演绎的原创歌曲《刘辣子夹馍》,以鲜活生动的市井唱腔点燃满场欢声笑语;任佳煜深情献唱的《光年之外》如清泉流淌,王一楠则以极具爆发力的机械舞表演惊艳四座,每一个精准的卡点都引发阵阵喝彩。当张清战、颜瑜两位老师饱含深情地领唱《爱我中华》时,全场观众自发挥舞着鲜艳的五星红旗,激昂澎湃的歌声如春潮涌动,在千年古坊的街巷间久久回荡。汇演在温馨感人的颁奖环节中落下帷幕,32名儿童手捧“石榴籽小标兵”荣誉证书,他们纯真灿烂的笑靥,正是民族团结最美的时代印记。

实践团在活动结束后持续深入社区,通过入户走访、街头访谈等形式,累计采集167份详实的调研问卷,内容涵盖民族教育、社区服务等多个维度。

1751815685264314-1

1751815698801220-1

洒金桥社区主任马梅丽高度评价道:“这些大学生真正用专业搭建起了民族团结的‘连心桥’,他们带来的不仅是知识和技能,更是一堂生动鲜活的‘三下乡’实践课,实实在在地解决了我们社区的需求!”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